2019年心理学新发现大盘点超长建议收藏

热播动漫时间:2024-04-18 20:41:28点击:73

12月

1.小时候养狗,可降低患精力分裂症风险,但猫不行

2.3万中国人样本:每天睡觉超9小时,中风风险更高

3.喝酒脸红的人,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症

1.小时候养狗,可降低患精力分裂症风险,但猫不行

12月18日,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在《PLOSO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小就跟狗一起长大,可以降低成年后患精力分裂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调查了1371名18-65岁男女(其中396名精力分裂症,381名双相情感障碍),并分析他们在12岁之前接触宠物猫/狗,是否与之后被诊断为精力障碍存在关联。

他们惊奇地发现:

在13岁生日前接触宠物狗的人,往后在统计学上患精力分裂症的风险显著降低24%——这意味着它并非偶然;

这个数据不能由一些其他能够影响家庭宠物接触的因素解释,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出生地、父母教育水平;

但在研究的整个年龄范围内,狗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则没有显著关联,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严重的精力疾病与早期生活中暴露在环境中的免疫系统的改变有关”,领导这项研究的儿科神经病毒学专家说,“狗之所以能产生‘保护’作用,大概是因为狗的微生物群中的某种物质传递给了人类,增强了免疫系统抵抗或抑制了精力分裂症的遗传倾向”。

尽管都是毛茸茸的生物,但猫是否与人类成年后的精力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相关,还没有定论。科学家们倾向于认为猫带来的效果是“中性”的。

它或为精力分裂症的预防提出了一项新措施。同时,该研究导致我家的2只猫狗戏精上身:

2.3万中国人样本:每天睡觉超9小时,中风风险更高

12月11日,《》发表一项覆盖名、平均年龄62岁的中国人的研究表明,白天小睡时间过长,或者晚上至少睡9个小时的人,中风风险能够更高。

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博士张晓敏和同事们平均跟踪了这些人6年,他们没有中风史或其他严重的疾病。访谈和问卷调查表明:

这项研究对东亚人的意义重大,尤其是中国台湾地区。研究显示,有一半的台湾人携带了突变。

所以,不要再给那些一喝酒就红脸的朋友劝酒了——如果你不想他老了以后不认得你。

11月

1.瑜伽有助于缓解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2.脂肪越多,智商越低

3.“胖”能够是爷爷奶奶喂出来的

1.科学证据:瑜伽为什么对大脑有好处

11月5日,来自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和韦恩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上发表文章,回顾了11项考察瑜伽和大脑之间关联的研究,发现了瑜伽有益于大脑的证据。

研究者发现,瑜伽训练者的海马体、杏仁核、扣带回、前额皮层、默认神经网络等脑区体积更大——而海马和记忆有关,杏仁核以及扣带回与情绪调节有关,前额皮层和计划、决策有关,默认神经网络和对自我进行思考有关。

其中较受关注的基因有三个:MAOA(单胺氧化酶A)、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运酶)和5-HTT(五羟色胺转运体)。

研究者认为,这些基因与童年期虐待在攻击或反社会行为中存在交互影响:同样是阅历了童年期虐待,携带MAOA低活性等位基因的个体比MAOA高活性基因携带者更容易表现出反社会行为。

或许在未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出生前的基因分析,得知小婴儿的易感风险,提前对其家庭环境进行干预治疗啦。

02「绿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

最近发表于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家庭住址周围的绿地面积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密切相关。

研究数据显示,家庭300米范围内绿地面积对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能够增加生活满意度8个百分点,增加自我价值感7个百分点,而增加幸福感5个百分点。

此外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公共空间中增加绿色空间,有助于减轻社会隔离。

所以,多出门看看绿色吧!

八月

1.猫猫狗狗也会抑郁

2.猫咪也有和人类相似的依恋模式

01「动物焦虑」

铲屎官们注意了,猫猫狗狗也会抑郁

就在本年八月初,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做了一项审判:一名男子因虐待自己的宠物狗而被判刑。

虽然狗狗身体上没有明显的伤害,但法院认为“男子的鞭打行为对宠物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导致了狗狗的过度焦虑。”

神经科学家们明天已经发现:动物们也真实存在着积极和消极情绪。

《爱宠大机密2》中

因为“焦虑”而戴上伊丽莎白圈的Max

目前很多关于动物情绪的研究,都是通过动物的行为反应、声音等进行研究,例如通过一只正在遭受鞭打的狗狗的畏缩、颤抖、呼叫等行为推测它的痛苦情绪,这也许仍然不够严谨,但也值得引起我们对动物抑郁的关注。

所以如果你家里有一只猫主子或者狗主子,在被它们治愈的同时,也要记得关注它们的情绪呀。

02「动物依恋」

猫咪也有和人类相似的依恋模式

最近,有研究者在探究小猫与人类照看者(铲屎官)之间的依恋类型。成果发现在实验的61只小猫中,64.3%的小猫属于安全型依恋,35.7%的小猫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在不安全型依恋的小猫中,又有84%的小猫属于抗拒型依恋,12%属于回避型依恋,4%属于组织混乱型依恋。

在对小猫进行为期6周的训练和社交干预后,小猫的依恋类型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且小猫成年后依然维持着之前的依恋类型。

结论是,猫和铲屎官之间建立的依恋关联,与狗以及人类婴儿与人类照看者之间的依恋关联近似。(啊,好想去参加这项研究啊......)

7月

1.购物习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格

歌德说“幻想是诗人的翅膀”,那么对于一些追剧的人而言,甜甜的电视剧倒像是拼命工作和蒙头大睡之间的中间站

并不是说生活有多苦,别人的故事就有多甜,而是向往美好是人的本能,不论处在何种际遇。

03「爱情」

人们真的会喜欢上某一特定类型的人吗

说起谈爱情,大家一定被问到过“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女生”

当你开始一段新恋情的时候,你会刻意寻找与前任相似的人还是完全不同的人么在爱情这条道路上,真的有所谓“正确的类型”吗

近日,发表在oftheof的一项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Park和想知道有多次爱情阅历的个体,其多个交往对象在人格上是否有某些共同特点。有332位参与者参与了研究,利用德国成年人大型研究数据库,研究人员得到了参与者和其历任交往对象的大五人格的测验数据。

成果表明,大方向上我们容易喜欢和自己不一样的人,Park解释道,人们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是因为“功能互补”的作用,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扰和限制,而与自己截然相反的人刚好能够填补自己的局限性。

研究也发现,参与者们大多数曾经交往过的对象,彼此之间也确实具有高相似性。

这样看来,我们在择偶的过程中,某种特定类型的人的确会更加吸引我们。所以你总是被什么样的人所吸引呢

6月

1.哪种策略最能防出轨

2.看清真相跟智商没有关联

3.做菜有利于心理健康

01「爱情忠诚度」“我给你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的忠诚”

前几日,两宋仳离,李晨冰冰分手,唐艺昕张若昀成婚......所以我们带来一条谈论爱情的心理学研究报道,准确说是爱情中的忠诚度。

亲密关联中的许多设置,归根到底都在为忠诚度服务,比如承诺和婚姻,承诺中的“我爱你”,其实在说“我只爱你”以及“你也只能爱我”;婚姻中的一夫一妻制,意味着“我们要对彼此保持忠诚,你只能跟我成婚,容不下别人”。

然而有调查发现,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曾对伴侣有过不忠行为;而大约有1/5的人正在阅历着这种不忠。其中“性不忠”是夫妻治疗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仳离的次要原因。

近日来自ofNew的研究人员调查了362名异性恋夫妻,相识他们在人际中能够会怎样减少自己出轨或者不忠,以及是否有效。

他们大概会采用3种策略:

(1)单一维护策略:增强彼此的关联,包括经常出去约会,给对方准备惊喜,参与彼此生活

(2)主动回避策略:回避掉能够让人误会的场景或谈话,和异性保持距离

(3)贬低诱惑策略:诋毁有威胁性的不忠关联“这是不正当的,肮脏的”,自我谴责,提醒自己“这段关联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哪种策略能够有效的保持自己的忠诚度呢

Lee和O'的研究成果表明(1)(2)两个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而使用(3)贬低诱惑策略的时候,人们调情的次数会明显减少。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我们为了“维持关联”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内心知道维持现有的亲密关联很重要,但内心也没有否认外面的诱惑很动人。

举个例子,在一个派对上遇到一个喜欢的对象,采用(1)(2)策略的人,能够会寻找自己的伴侣或者刻意无视掉那个人,但是他们脑子里还是会反复思考那个人。

而采用(3)策略的人,能够会告诉自己“我应该回家,而且那个人也没有那么好”。

02「真相幻觉」

高智商的人更容易看清真相吗

你确定听过这些说法:

“感冒多喝热水好得快”

“吃什么补什么”

“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乍一听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但又没什么依据,那为什么人们选择去相信呢能够是因为说的人比较多。

如果你不断重复一个错误的信息,人们就会开始相信这是真的,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真相幻觉效应()。很多人认为“真相幻觉”是那些不愿思考者的局限,反之接受高等教育、高智商、会辩证思维的人不会轻易陷入这样的陷阱——但真是这样么

看看最近发表在的一项研究怎么说。

已知有三个方面能够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分别是

(1)认知能力:与智力因素相关

(2)认知闭合需求():喜欢确定的信息,避免模糊的、有歧义信息的需求

(3)认知风格:可分为快速直觉型认知风格、深思熟虑型认知风格

来自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上述三个认知方面同真相幻觉效应的关联。首先,参与者阅读一些真实或者虚假的常识性信息;紧接着完成认知能力、认知闭合需求和认知风格的心理测验;最后,参与者判断信息的正确性,再次判断的信息包含两部分,一是上述出现过的,重复的信息,另一部分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新信息。

成果,7个实验中都出现了真相幻觉效应。即不管我们是认知特征如何,我们都倾向于相信重复的、熟悉的信息。真相幻觉能够是全人类的局限,和智商没什么关联。

即使你智商如爱因斯坦,也能够会相信一个显而易见的谎言。

03「厨艺治疗」做菜有利于心理健康

5月

1.聊八卦是人的天性

2.为什么大家好像更喜欢那个“怪癖”的?

3.伤心的时候听点慢歌

01“八卦”

《权游》雪诺的身世忽然人尽皆知,但这很正常......

美剧《权力的游戏》最新一集又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场景:得知自己真实身世的雪诺,决意告诉自己的亲人,但希望她们保守秘密。而他的妹妹珊莎,转头就告诉了另一个人(小恶魔)。然后小恶魔马上又告诉了另一个人(瓦里斯)......

297集闭幕,我们越发好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爱上智商超人、情商负分的“怪人”(谢耳朵)

甚至当他开始秀恩爱,开始关心他人,开始像一个“普通人”之后,会让一些粉丝感觉到失落

这有能够是因为:

我们喜欢是因为他的特别:他智商超人、毒舌又有许多怪癖的小习惯。而我们喜欢能够带来新鲜感、特别和刺激的人物形象。何况隔着屏幕,观众也不需要“容忍”一个真实的挑剔。当后面不再强迫症和毒舌,甚至开始发福,驼背也更严重,他开始越来越像普通大众,这也就减少了我们一开始看到这个天才nerd角色的新鲜感。


我们喜欢是因为他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我们欣赏一些不那么符合社会规范的角色,能够是因为他们做了我们想做但不敢的事,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但当也开始更加懂得交际规范,我们对的预期开始打破,这也能够会带来了失望和失落的感觉。

但不得不说,从在婚礼上说出经典发言:“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欢愉,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到最后和爱人一起领取诺贝尔奖,回到公寓和大家吃晚餐......这12季中,已经改变了太多。

但不管怎样,最后大家都得到幸福,那就好了!

03「音乐」

伤心的时候来点慢歌

郁闷的时候,应该听欢快的歌来活跃心情,还是应该在悲伤的歌里找共鸣

2015年团队曾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音乐喜好进行分析,发现他们更喜欢悲伤的音乐。最近,团队进一步研究了抑郁者喜欢悲伤音乐的原因。

相对于过往研究将悲伤的音乐看作是反映和维持消极情绪的工具,该团队发现处于抑郁情绪的人选择悲伤的歌曲是因为它们更舒缓,更放松。而这样舒缓放松的音乐可以帮助被抑郁情绪所困的人获得轻柔的理解,提升情绪,反而比欢快的歌更有效。

下次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试试听点丧丧的慢歌呀。

4月

1.什么样的人讨厌剧透300万人熬夜看《复联4》首映

2.为什么有人自愿“996”

3.猫主子究竟能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01“剧透”300万人熬夜看《复联4》首映,接下来是剧透和反剧透的厮杀

《复联4》终于上了,首日票房5.35亿——比票房更精彩的是,从上映的当天开始,剧透党和反剧透党的激烈攻防战。

关于“剧透会不会影响观影感受”,心理学界其实也有两派观点:

心理学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坦菲尔()认为剧透是有积极作用的。剧透让阅读体验变得流利,能够更好地体味电影里的细节,从而冲淡剧透的负面情绪。

学者朱迪思·罗森鲍姆()在剧透研究中,从刺激需求、认知需求的差异出发,得出的结论是:那些有着高度情感刺激需求(needfor)的人,享受突发事件引起的情绪,是反对剧透的。那些对认知需求(needfor)较少的人,不会追求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不介怀剧透的。

不管剧透究竟会不会拉低我们的观影感受,但有些人对“剧透者”的厌恶是真实存在的。

但尼古拉斯同样也解释了那些喜欢剧透的人,能够存在的炫耀心理。“你知道了一些事,这使你变得特别,而你展示‘知道了’的唯一方式就是告诉别人——不管这对别人有什么影响。”

你是讨厌剧透的人么

02“996”为什么有些人会自愿「996」

最近996又火了,大家从加班聊到资本主义,又从“修来的福报”聊到“热爱与奋斗”......虽然多数人都对996持批判态度,但事实上,确实也有不少人是自愿996的。

这是为啥呢英国Cass商学院教授曾提供过一个解释:超时工作现象的核心,在于不安全感()。

员工对工作价值的不安全感,能够会逐渐扩展到对自我价值的不安全感。所以通过不断超时工作来安慰自己:我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我是有价值的。

员工常常不太清楚自己的工作给公司带来了多少收益,甚至能否带来收益。再加上激烈的行业竞争,很容易让员工时时刻刻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不安全感。这种情况下,员工就能够选择超时工作来向老板和客户证明工作价值符合自己的工资,并且高于其他被淘汰的同事。

不仅如此,行业风气和企业文化还会进一步加重这种不安全感,并且从工作价值扩展到个人价值。比如,很多行业前端企业往往会宣传:进入最好的公司代表你是最优秀的,但如果无法像其他同事一样做到超负荷工作量,你似乎就没那么优秀。

企通过模糊工作价值,将工作价值等同于个人价值,也是一种提高不安全感的方法,从而使超时工作成为一种「提升自我价值」的自愿选择。

所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啊......

03“宠物”猫到底能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近期发表在上的一项行为实验表明:猫科动物能够识别自己的名字。

东京大学的认知生物学家和同事访问了一些养猫家庭,并要求主人为他们的宠物读出包括四个名词的清单,这些词的长度和节奏与猫的名字相同。

刚开始,大多数猫动了动头或者耳朵,显示出他们注意到人类在和它们交流的微妙迹象。到了第四个词,猫基本上不再听了,它们的身体反应也不怎么明显。

但当他们的主人说出第五个单词,也就是猫的名字,研究团队发现,11只猫中有9只在听到它们的名字时表现出显著(尽管微妙)的反应。这一定程度说明,猫能根据语音特征和熟悉程度来区分自己的名字。

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证明猫科动物100%认出了它们的名字:因为猫对其名字表现出更强烈的反应,能够只是因为名字比其他单词更熟悉。

于是,的团队在四个家庭中重复了这个实验,每个家庭都有5只及以上的猫。这一次,每只猫听到的前四个单词是它伙伴的名字,第五个才是猫自己的名字。

24只猫中,有6只表现出一定的身体反应,然后随着一个个名字被读出来,反应逐渐变小——说明它们习惯了人类的套路。但是到了自己的名字,被点名时漠不关心的这6只猫都表现出明显更强的反应,说明这些猫会把自己的名字与其他猫区分开来。

研究团队在猫咖啡馆中进行了后续实验:依然用前四个名词让它们慢慢适应了这个套路,然后到了名词5,也就是猫的名字,它们的反应幅度明显高于对名词4的反应幅度。

结论是:猫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名字,即使由陌生人说出这些名字时也是如此。

可见,主子们都是一个个的小机灵鬼:听是听得懂,理不理又是另一回事了。

3月

1.人类真的有第六感

2.人类的本质是小黄片

3.2018年的一份儿童性侵报告

01“第六感”人类的磁场感应能力首次被证实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发表在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声称发现了人类的“第六感”:

人类不仅能感应到磁场,大脑还会对磁场变化作出强烈反应。

不过要注意哦,这里的“第六感”只是指“磁感”,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预感”或者“直觉”。

而关于直觉,心理学中的直觉被定义为自主、无意识完成的认知过程,与之相对的是有意识的分析思考。

那么,直觉到底存不存在呢

发表在上的一篇文章或许提供了一个答案。

为了测量直觉,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实验:一组大学生的面前是许多动点组成的像云一样的图案,就像以前旧电视上没信号时会出现的噪点。他们需要回答这些乱点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向左还是向右

据统计,2018年监测媒体报道案例共317起,涉及受害儿童超750人。性侵儿童案件中,熟人作案210起,占比高达66.25%。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儿童性加害”是指儿童卷入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性活动,或因不具备相关知识而同意的性活动,或因发育程度限制而无法知情同意的性活动,或破坏法律或社会禁忌的性活动。

而对于儿童,这种性活动不仅是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还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国家精力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者和开展了第一项关于性加害对于女性成长的长期影响的研究。

成果显示,与同龄、同种族、同社会阶层的女孩相比,受过性加害的女孩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认知缺陷、抑郁、解离症状、性发育障碍、高肥胖率以及自残行为等。

越来越多的儿童遭遇性侵案件被曝光,儿童性侵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防性侵”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哇。

2月

1.中国的精力障碍患者究竟有多少

2.女性求职者不允许再被问“是否婚育”

01“疾病”中国的精力障碍患者究竟有多少

2019年2月18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力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等研究者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精力病学》上发表了研究文章《中国精力障碍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该数据报告了中国精力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

其实在学术上,关于“平等”这个话题,始终存在“程序公正”和“社会公正”的矛盾。

“程序公正”,追求所有人竞争机会平等,比如制止招聘时歧视女性,就是为了保证每个人获取工作机会的公正。

而“社会公正”,追求的是成果的平等,它通过对于弱势群体的帮助,来让不同起点、不同运气的人,都获得相对平等的成果。就像我们很多时候会用公司管理层的女性比例,来衡量性别平等的程度。

所以如果你的Flag已经摇摇欲坠,放轻松,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呢。

02想知道自己这一年有没有进步

往返答3个问题。

又到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最可怕的就是回顾一年后却发现,除了账单和小肚腩,又是一无所获。

别慌,这也许并不能代表你真的没有成长,你很能够只是忽略了自己的改变。以下3个问题,将帮你看到自己那些能够被忽略的长进。

Q1:哪些你现在感觉简单的事情,曾经对你来说非常复杂

当我们刚开始做一件步骤复杂的事情时,往往感到害怕和害怕。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越做越娴熟的我们便会忘掉最开始的艰辛。

问自己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长进,也可以在下一次遇到新的事物时提醒自己:这问题早晚都会被我克服的,根本不可怕!

Q2:哪些你以前常犯的重复错误,现在不犯了

终于停止犯重复的错误也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式,不过,当我们不再犯错的时候往往也会遗忘它。

比如找到了更方便的停车场,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迟到的频率;发现性价比更高的网店,从而大幅节省了购物的时间和花费。一个个小的事情都在帮助我们过上更加高效的生活。

Q3:哪些过去让你感到非常不安的事情,现在却无所谓了

或许你曾经很害怕其他人的评价,也许之前父母的观念观念不和会引起你的极大恐慌,但现在你可以更加坦然的做自己了。

找出这些逐步和解的事情吧,它们会告诉你,其实你比你想象中的要勇敢许多。

参考文献

[1201]etal.,topetcatsanddogsinandriskofofor.PLOSONE,2019;14(12):DOI:10.1371/.pone.

[1202]Zhouetal.,,,andand,,11,2019,DOI:10.1212/WNL.

[1203]etal.,2andloadtoand’s,Acta,122019,DOI:10.1186/s4-7

[1101]Khanetal.,Yoga[1102]etal.,-in,andmass,andsex-:AUK.,,and,82,396-405.DOI:10.1016/j.bbi.2019.09.008

[1103],M.,Adab,P.,Li,B.,Frew,E.(2019,July).Cost-ofthein-Aged:A-.In2019[1001],N.V.,,S.P.,,T.J.(2019).andof-likeIIin.,9(1),1-12.

[1002],D,,CZee,Jay.(2019).-foodin.2019;8DOI:10.7554/.

[0901]张洁婷,张境锋,高楷东,文超,崔汉卿,刘金婷.(2019).儿童期逆境与基因对男性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7(8),1344-1353.

[0902]PhD,R.(2019).toto..[0801],R.,,D.(2018).useoftheFiveforinof.,8(7),101.

[0802],K.R.,,A.C.,,M.A.R.(2019).catsand.,29(18),R864–R865.doi:10.1016/j.cub.2019.08.036.

[0701]JoeJ.,C.Matz,.(2019).CanBeFrom?FromData.,30(7),1087-1096.

[0703]Park,Y.,,G.(2019).'pastand'ownof.OfTheOf,116(26),-.doi:10.1073/pnas.

[0601]Lee,B.,O',L.(2018).Ain’t?in.,25(2),205-232.doi:10.1111/pere.

[0602]De,J.,,D.,,G.,Rand,D.,,C.,,C.,,A.(2019).theofthein,Needfor,and.And,0384.doi:10.1177/

[0603]CanYouCookYourWayto?.(2019).from/us/blog/-any-age//can-you-cook-your-way---[0501]L.,.WhoandHowinLife?and,2019;DOI:10.1177/

[0503]Yoon,S.,,E.,,R.,,S.,,J.(2019).Whydosad?..doi:10.1037/

[0403],A.,,K.,Ito,Y.,T.cats()from..9,5394(2019).

[0301],G.,,C.,,J.(2016).:and.,27(5),622–634./10.1177/

[0302]Hald,G.M.,N.M.ArchSex(2008).Self-of.of,37,4,pp614–625.

/2017/09/02/9---why-you--be--/

[0303]“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

[0201],Y.,WangY,WangH,etal.ofin:a-..18,2019.

[0101]Johnc.,J..(1988).The:ofNewYear's,of.1,–1989,127-134

推荐内容